《怪胎》是一部于2020年上映的奇幻爱情电影,导演/编剧廖明毅,谢欣颖、林柏宏主演,是亚洲第一部以iPhone拍摄的长片。
这是一部很有记忆点的电影,我个人很喜欢这部作品。
故事讲述两位患有OCD(神经性强迫症)的男女偶然巧遇,因为同病相怜而渐渐走在一起,发展出一段特殊又温馨的关系,直到有天,一场突然其来的变化让他们的生活彻底改变。
因为我是在连预告都没看的情况下入场,因此电影里的剧情转折对我来说是很有感的,如果你还没看过预告,可能要考虑一下你对剧情揭露的介意程度。
虽然《怪胎》预告的剧情揭露不像「魔鬼终结者:创世契机」那般脑残,但也是提早曝光一个重要的转折设定,如果你偏好思绪放空跟着影像走,我建议怪胎的预告可以跳过,保留最大的观影乐趣。
在电影前半段,观众会跟着男女主角一起走进强迫症患者的生活,在叙事上既保留了喜剧的节奏,也算是有深入探讨重度强迫症患者的困扰。
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强迫行为,只是对生活的影响程度大小,也会因为小时候的一些遭遇而养成特定的习惯。大多数人即使有一些强迫行为,也不至于对生活造成什么阻碍,更不会因为没执行这些行为而产生精神上的困扰。
但对于重度强迫症患者来说,就不是如此。
根据研究指出,强迫症可分为「强迫性思考」与「强迫性行为」,75%的患者两者都具备。以洁癖来举例,先是有肮脏和被污染的强迫性思考,接着衍生出反覆自我清洁的强迫行为。
如果强迫性思考没有透过行为妥善处理,那份疙瘩是挥之不去,甚至影响作息睡眠,强迫症患者人生中的大半时间都在处理这些事情。
电影中呈现了停车、洁癖、规律饮食等行为,都是观众能自我带入的情境。在有限的电影长度中,这些事情看起来不如实际中的严重,但透过男女主角的自我认知,还是能体会到强迫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。
有些强迫性思考是人与人互动的焦虑,象是不断怀疑别人在谈论自己,甚至强迫自己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,如果没有医疗协助,可能会走向忧郁或自我毁灭。
在《怪胎》这部电影里,观众的情绪完全被牵着走,彷彿真的走进强迫症患者的生活,反覆经历相同的日子,本片的画面构图和音乐也非常精彩,我整个人的思绪是被抽离的。
电影后段的剧情算是急转直下,带有奇幻和魔幻的元素,叙事逻辑上是有一些跳跃,但是清楚传达了本片的宗旨,这种叙事方式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,我个人是觉得不错,因为整个翻转是有趣的,这也是《怪胎》这部片让人印象深刻的一点。
本片另一个营销上的记忆点就是全片使用iPhone XS Max的4k录像做拍摄,如果不刻意去提,其实看不太出差异,但我自己在观影的时候,有注意到画面上有时会出现一些底躁和杂点,不确定是因为光线不足还是后制有意为之,是有点小分心。
整体而言,我是很推荐大家进场看这部《怪胎》。
关于后半段的翻转,确实很值得玩味。
男女主角都经历了一段「变正常的生活」,人生目标渐渐与另一半有了差异,最后变成「正常人」和强迫症患者相处。
这个反差是很有趣的,在剧情出现翻转之前,观众已经习惯甚至享受他们的相处方式,当男主角开始外出上班,与人自然地交谈,我的心情是五味杂陈,也算是体会到女主角陈静的内心矛盾。
即使是一般的情侣,也会因为彼此的生涯发展出现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认知差异,也许是金钱观的改变,或是年纪使然,最后无法继续走下去。
只是《怪胎》透过更具巧思的手法呈现出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感情问题。
关于「剧情回溯」的设计,可以解释成,陈静的强迫性思考使她预料到这些事情,不仅在脑内走完了男主角的人生,也在被治愈的瞬间走完了未来的人生。这个设计很有趣,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就是了。
最后的开放式结局也给观众留下了思考的空间,究竟还相爱的两个人该怎么走下去,或是他们该怎么好聚好散呢?在这个没有标准的世界里,究竟怎样才算是正常呢?
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纯输出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